我用了約兩年
這套算圖器相信大家都知道 是一個用GPU算圖的偏差算圖器 不按照物理原則
特色就是比CPU算圖器快
但是又保有CPU算圖的特色(類似阿諾或是VRAY;MR)
優點與用法不多說了 網路上業配文很多很多
就單純說說感想吧
首先 GPU算圖未來一定會完全取代CPU算圖
甚至即時影像很快就會普及
REDSHIFT算是我的過渡算圖器
我用了約兩年
這套算圖器相信大家都知道 是一個用GPU算圖的偏差算圖器 不按照物理原則
特色就是比CPU算圖器快
但是又保有CPU算圖的特色(類似阿諾或是VRAY;MR)
優點與用法不多說了 網路上業配文很多很多
就單純說說感想吧
首先 GPU算圖未來一定會完全取代CPU算圖
甚至即時影像很快就會普及
REDSHIFT算是我的過渡算圖器
MR被淘汰已經過五年了
講真的 到現在我還是在挖掘他的"新"功能
對工作上有幫助、加速等等的功能
好比說AO的算法(我是一定要加AO的)
之後又發現 AO可以支援顯示卡CUDA加速
只要一秒 就可以做出一樣的效果 畢竟他是顯示卡加速算圖的先驅
當然可以預見
這功能已經被NV在去年初
相信早期學3ds max 都看過這本經典
很多材質概念都是從這邊而來
這本書基本上是建立在標準材質上 去變化出材質
但後知後覺的我 還在用MR的我
現在才知道
3DS MAX目前主流算圖器 已經都揚棄對標準材質的支援了
在我大學做3D時
我就一直有一個疑問 就是
動態模糊的效果 是在算圖時加進去 或是後製?
當時跟師長討論的結論是...算圖時就加進去了
但我就覺得 如果事後發現動態模糊效果不好 怎麼辦? 不就重新算?
而且 算圖時間會加長很多 甚至一倍
6月中就買早鳥票了
直到昨天撤展前一天才順利跟小晏去看
展出在故宮 基本上這就是展出品質的保證
鄭問的傳說其實一直都在流傳
在漫畫界 設計界 根本是傳奇人物
去年突然驟逝 真的很遺憾
這次展出全部是原稿
我總覺得 做設計的人 理當要有一枝鋼筆....
但鋼筆要買哪一牌 我一直沒有做功課...
直到看到一位網友分享 才知道有lamy這個牌子
第一次姑且不論書寫品質(因為沒有寫過)
看到就覺得
不論外型 質感 都覺得這很適合我...感覺筆身設計很新潮
都不會太復古老沉
價格也還算合理
那就是lamy恆星系列
是這樣子的
老實說畫畫這麼久
我還不知道對於上色 不同的紙到底有什麼差別
一來我只知道一種水彩紙(不詳水彩紙 就近文具店買得到 唯一一種 一張20)
二來我長時間用電腦上色
直到最近想玩彩色墨水與手繪
所以對此開始好奇(這對我來說就是在玩了)
討教了一些科班專家與欣賞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