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去年時  就開始有更換上網機的念頭了
畢竟已經用快十年了

https://jason360.pixnet.net/blog/post/355384088-%e6%96%b0%e7%9a%84%e7%ae%97%e5%9c%96%e6%a9%9f%e9%96%8b%e7%ae%b1

那最好的方式就是3800x工作機退下來
然後工作機更新cpu 繼續戰
看看現在am4 cpu 是5900x吧
但看一下cpu天梯發現...
免8000的 intel i5 13500竟然可以對標的5900
跟最新的am5 7700x有來有回!?

再加上我想ddr4 64g繼續沿用  不想升級ddr5
不多考慮  就把目光看向intel陣營了
intel以往到現在  本來就比較適合工作  這倒是沒什麼問題
再加上cp值比較高 相較amd單核心效能也比較好(這次大場景案子比較吃單核心效能與顯示卡)

13500 13600 13700我都有考慮
但是看到36 37的溫度...動不動100度? 我是不可能用的...被高溫嚇過
畢竟現在cpu效能過剩  算圖都是用顯示卡了

上一次組intel
已經是i7第一代950了
這段期間產品已經有所改變
今天的I5已經不是以前的I5了
以前I5與I7差別在於超執行緒
漸漸之後I5界線越來越模糊了
I5也開始有了超執行緒
這兩年可能是因為技術關係 又多出大小核之分
沒辦法跟amd一樣都做大核  只好塞一些小核
不過這種方式也算是得到一些認可
畢竟有小核心幫忙推  總比沒有好

13500是6c12t大核+8小核
大核單獨使用最高可以4.8g 小核3.5
加起來就是20核
帳面上比3800x多出4核心
因為3800x沒有超頻性  所以就原頻使用  了不起就4.1~3出頭
換13500也算是有感提升
再加上主機板腳位沒有變更 b660就嚇嚇叫了(原本是大板h670 但已經斷貨)
這樣子不影響效能之下省很多

於是原價屋下單(傳統還要報末五碼的方式 )

screencapture-coolpc-tw-evaluate-php-2023-06-02-12_51_46.png

 

 

以下開箱

DSC09464.jpg

大合照

INTEL i5 13500 7700
TUF GAMING B660M 主機板 3990
P44 PRO M.2 512G 1500
Acer Predator GM7000 2t 2980
富鈞 AIR KILLER PRO 787

風扇是蝦皮
2t m.2是pchome

這樣16957

兩條美光8g  998是給上網機用的

 

DSC09465.jpg

DSC09472.jpg

DSC09476.jpg

13500 cpu 包裝精簡  風扇是萬年不變   我也萬年不變不會去動原裝風扇...

再來是主機板
這是第二片TUF了
TUF這IP經營得很好
價格不高  但是用料不錯

DSC09466.jpg

DSC09484.jpg

我難得用小板
基本上是沒用過...
但是B660大板稀少
只能從善如流了...
畢竟我沒有很重擴充性

DSC09494.jpg

背面一隅

 

DSC09490.jpg

接口部分進步最大大概就是2.5G網路吧
20年進步了1.5G...

但我的環境還是1G  所以無感...
這大概是未來升級目標吧
就看哪時光世代突破1G吧

DSC09483.jpg

貼紙特別多...還有光碟!  我記得這不是絕跡很久了嗎?
電腦現在很少有光碟機了...

 

 

 

DSC09495.jpg

大小板比較  小一大號
可以看出TUF識別圖形已經有換過了

小板的話...真的   侷促很多
下次組電腦  還是要考慮大板  真的

接下來M.2
這次我工作機C槽擴充到512G
是INTEL賣掉之後的新品牌  一樣5年保
剛上市 價錢不是很高 效能也不錯!

資料碟升級2TB
也是效能很好的M.2

速度都上看7000+
比之前3代快兩倍有餘
宏碁的 有額外付散熱片 網路上看得出 PEIE4的溫度都很高...畢竟速度就在哪裡  用看看囉!

DSC09468.jpg

DSC09482.jpg

DSC09516.jpg

DSC09517.jpg

 

 

 

風扇
我也沒配過212以外的風扇
但是這卡富鈞 AIR KILLER PRO CP值太高
不買對不起自己
畢竟它標榜可以壓制190W
13500也才150W  那一定夠用
於是有很便宜的價格入手  787   來看看如何

DSC09478.jpg

不小一箱喔!

 

DSC09479.jpg

雙ARGB風扇
支援主流腳位
螺絲有多給一顆  很有良心

 

DSC09480.jpg

外觀黑化

 

DSC09481.jpg

四導管  跟212基本一樣

 

DSC09505.jpg

我很喜歡它的線材有套頭  也有多接口
不用自己買一接多擴充線

這大概就是小牌的貼心吧?
當然  小牌不太會重主流設計...等一下就知道了

開始組機
先上CPU
AM5也改掉萬年非針腳了
這種LAG已經成為主流了
針腳已經完全退出市場

DSC09496.jpg

DSC09497.jpg

DSC09498.jpg

 

 

上系統M.2

DSC09509.jpg

DSC09520.jpg

 

 

再上風扇

 

DSC09499.jpg

DSC09507.jpg

DSC09512.jpg

 

這就是小板缺點...
空間非常小  散熱片一高  就跟顯示卡打架了
只能讓GM7000用內建散熱片了
對調一下...

DSC09518.jpg

DSC09521.jpg

這麼刁鑽的局限空間   小板真的太難用了...
拆C槽要拆顯示卡跟風扇  傻眼...

 

DSC09519.jpg

D槽還好也可以相容內建散熱片

 

 

DSC09515.jpg

 

 

 

點亮看看

 

DSC09524.jpg

DSC09525.jpg

DSC09526.jpg

OK很可以

好了  剛剛提到  小廠風扇不主流
它的風扇燈與其他所有燈方向都是相反的...大家都順時針  只有它的風扇逆時針...
為啥要這麼設計  我也不知道...只能覺得小可惜  吞下去了...

DSC09529.jpg

 

 

順利點亮就開始更新BIOS、重灌吧

 

IMG20230605181945.jpg

IMG20230605182321.jpg

IMG20230605193250.jpg

接下來測試環節

R11分數驚人   這跟第一代I7比  差不多快了3~4倍多

 

33.53.png

R20
3800X約5000分上下

13500直接來到8000多

8053.png

R23
原本3800X約一萬三

12997.png

 

13500直接來到兩萬一

21093.PNG

 

燒機十分鐘
風扇可以壓在80度左右  不掉頻使用
所以  這風扇確實可以用!  沒讓人失望   再高階也沒意義
因為溫度牆100度  有一段距離

83.PNG

再來是AE算圖

ae速度.png

其實小核有點沒跑滿?

算圖分布.png

與3800X比較   快了3成
才花7700元就有這體感  是很不錯的

 

GPU算圖後
CPU也只用在AE了...其實沒啥機會可以用到100%

待機時電壓約
66W

 

IMG20230607085446.jpg

這是INTEL拿手好戲
不用時  巨省電

 

IMG20230607085617.jpg

100% CPU時
約230W
這樣子說明 CPU要100%   會多需要164W電  這跟風扇全速轉也有關
原廠規格 最高需要154W

因為不能超頻(也很久沒在超頻了)  所以都是主機板預設使用而已
TUF預設就是給解鎖不限制電壓使用  所以幾乎是裝上去無腦使用了

再來就是為啥選INTEL另一個小原因
就是IGPU的部分
INTEL內顯效能不強  但是轉碼解碼H264 H265很強
我是看極客灣發現的
3060+770內顯  PR有加成效果

 

3060+770.jpg

 

 

迫不及待看想看這是什麼體感

gpu.PNG

 

實際測試也確實有讀到這兩張顯示卡
不過要這麼做  必須關閉CSM相容性  與開啟IGPU
這讓我用DP KVM的人很困擾  一定要當PO開機...
不然主機板抱錯一長三短   網路哀鴻遍野... 題外話

好吧...結論是小雞肋
這IGPU  必須片緣是264 265格式
做動畫沒再用這兩樣格式的...
只有影片剪輯會用到...但我這需求不是很大
轉出外外顯也很快  可以說是效能過剩很多很多

只能想辦法用在其他地方
比如說指定IGPU去給PS使用、播影片使用
這樣算圖時 也比較不會跟顯示卡搶資源  PS可以同時用

 

 

 

igp用途.PNG

igp用途2.PNG

 

實測確實有差別啦
比較不會影響算圖時間
但是微乎其微...真的

因為如此  下次工作機電腦  其實不一定要有IGPU
(其實我也沒用過所謂內顯)

再來就是PCIE4 M.2速度

 

寫入.PNG

2048.png

7021.png

7150.PNG

 

溫度真的都比較高沒錯
動不動就是50以上
測試的話都能跑到官方宣稱

但其實實際使用  與PCIE3體感無差別
因為破碎大小檔的關係  不太可能都全程滿速跑
知道很快就好   順順用比較重要

因為沒有換顯示卡
所以3DSMAX算圖速度一樣  都是24S
IGPU沒辦法加速

 

24s.png

 

倒是高面數場景  真的有差別了!
原本是6-7格跑

內顯效能.png

內顯只有5格

外顯效能.png

得益於CPU更新  MAX重單核心效能
可以跑到11格

6-7p.png

 

 

這也是為啥要更新工作站的原因之一了

整體來說應該可以撐個5~6年以上了
了不起末期再更新一下顯示卡吧

下一次就是DDR5的年代了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爵聲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